武汉市鲁巷实验小学

兴趣教学兴趣课堂

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云房子》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6-28 22:40 栏目:兴趣课堂 发布单位:武汉市鲁巷实验小学 点击量:1431 【公开】

---杨亚兰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惹人喜爱;有风时,云朵散去,天空更显得洁净、艳丽。课文以小鸟的活动为线索,以小鸟的目光来观察空中的景色,符合儿童心态,体现了童话特点,课文想象丰富,语言富有童趣,儿童喜爱,要注重指导进行朗读,背诵,启发学生想象,进行语言积累。课文字里行间充满对美好自然环境的喜爱,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教育。 
    
结合新课改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中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以读为本,以读带讲,以读悟情,以读悟语,力求使语文课的语文味更浓,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下学习,教师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增强民主合作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乐于观察、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课文。

 

二、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前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想方设法营造一种“我想读”“我来说”的氛围,让学生始终保持那份“读”的热情、“说”的渴望。在以“读”为本的基础上有所“悟”,有所“说”,让学生通过读书和口语表达实践,“感受语言的魅力”、“增强阅读的乐趣”和“提升运用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了解雨后天空美丽的景象,体会白云变幻给小鸟们带来的的欢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培养爱观察、爱想象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学习生字。教学难点是了解雨后天空美丽的景象,体会白云变幻给小鸟们带来的的欢乐,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猜谜激趣:大大一团棉花糖,高高挂在蓝天上,天天飘来又飘去,小小雨滴里面藏。

2、            板书:云房子。齐读课题。

3、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带着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出课后的生字,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            同桌互读,读对了,夸一夸;读错了,帮一帮。

3、            出示课件:检查一类字字音。

4、            去拼音开火车读。

5、            出示课件:检查二类字读音。

6、            学习词语:

房子  一样  可以  来不及

玩耍  忽然  干净  一阵风

(三)       学习课文:

1、            刚才大家认识了这些生字娃娃,现在把它们送回课文里,带着刚才大家提出来的问题读自己读课文,特别注意刚才提醒注意的字音。

2、            指名分段读文。

3、            出示课件

4、            这么多的云,哪儿来的?

(指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来不及”)

5、            看到这么多的云儿,小鸟怎么说的?从课文中找一找。指导朗读:“哇,这么多白云!”

6、            云房子究竟是什么样的?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读完画出描写云房子的句子。

7、            你觉得哪种云房子最有趣?同桌互说,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对方听。

8、            你最喜欢哪幢云房子?(指导朗读)

     有很高的大楼房
有很宽的大礼堂

 有的象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

 有的象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

 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教师相机范读。

  9、出示课件,师生合作读。

 10、大家也来当设计师,你想造出什么样的云房子呢?

11、指导背诵。

(四)       学习生字。

1、            出示生字:房、及、造、样

2、            指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            教师范写:房、及

4、            学生练写,教师巡回指导。

5、            集体评议。

(五)       小结全文。

六、教学反思

对于《云房子》这样的文章,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我觉得我们教师可以向这些方面努力:

(一)、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比较好,这应该是得益于情境的创设吧。教学时,我先用有趣的谜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一团棉花糖,高高挂在蓝天上,天天飘来又飘去,小小雨滴里面藏。我再运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如:教师语言描绘情境、图片展现情境、学生表演体验情境等等,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使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接近了,加深了对课文的体验和理解。课堂上,学生仿佛一群放飞的小鸟,在天空中遨游,情绪高涨,学习兴趣非常高。同时,结合教师的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把他们所思、所想、所知都说出来了。

(二)、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学《云房子》第二自然段要求学生想象云房子的形状时,课前我曾担心过:云朵看上去一团团的,二年级的学生能想象出什么形状呢?是不是该画一些具体事物形状的云让他们观察呢?课堂上,我组织引导学生:“小鸟们,咱们来当设师,设计美丽的云房子,好吗?学生一听到叫他们自己设计,开心极了,马上忙开了。有的同学说“他们有的像一花猫在洗脸,有的像一群小狗在赛跑,还有的像羊儿在吃青草,有的像摩托车,还有的像大卡车”……你们听,想象多丰富。所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难题会迎刃而解的。

(三)、坚持以读为本

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书声,没有琅琅书声是语文课堂的悲哀。早在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就将反复诵读作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记载于教育论述之中:“熟读成诵”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要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口诵心惟”即边读边思,寻言明象,入情入境。读课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发现问题,在通过反复地读去分析、解决问题。“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在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不离课文,不离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求懂,在读中学会,在读中获得阅读能力。首先,通过绘声绘色的范读,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诱发他们模仿的欲望,同时增强学生读的信心,消除盲目、畏惧情绪。接着,我重点指导学生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在读中弄清课文大意,读得融会贯通,让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深入体悟,不断吸收,真正体现了读中有“教”,寓“教”于读的语文教学思路。

(四)、创设个性体验的空间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学习个体之间客观存在着种种差异。阅读教学多元论也指出:阅读是极个性化的行为。作为不同的生命个体,每个人对同一文本的解读角度往往是多维的、理解也是多元的。因此我们应留给学生充足的个性体验的空间。这堂课中,我说:“你们这些小鸟想不想造云房子呀?那你们想造怎样的云房子呢?”给学生戴上小鸟头饰,让他们成为小鸟中的一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有益于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而且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在这个极为个性化的环节里,学生的表演五花八门,精彩分呈的。

(五)、注重语言表达

语文阅读课上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环境,让学生所学的语言经常得到运用。本课的最后,学生通过说一说,自己想设计什么样的云房子。将课文的“符号语言”内化为“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学生所说出的已不仅是课文已有的符号的意义;而且补充、增加了许多游离于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课文所表现的人、事、物、景,由于学生赋予了情感与生命而得以复活;课文中隐含的思想、观念,因为与学生的经历接通而产生巨大的说服力与震撼力。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大脑就会如电脑被访问一样,把所有感悟的语词、图像、情景、事件等都贮存入记忆仓库中。可见口语表达,能使学生更好的感悟文章,并使其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运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去教学《云房子》这一课,设想是美好的,教学效果怎样,还需要在实践证明。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3 wuhaneduyun.cn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4167号   鄂ICP备13001992号-14
主办:武汉市教育局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洪山区虎泉街424号     联系邮箱:3046348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