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区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拼音识字专题研讨活动


10月26日,洪山区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拼音识字专题研讨活动在鲁巷实验小学火热开展,区内各校负责语文教学的领导及一年级语文教师参与。
本次活动聚焦"互联网+小学课堂生态重构"。活动分为课堂展示、交流共享、专家点评三个版块。
01
课堂展示
进行课堂展示的分别是来自街道口小学的谭瑞华老师和鲁巷实验小学的杨亚兰老师。


谭瑞华老师执教的是《ie ue er》一课。整节课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谭老师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标准,整合教育云中人教数字教材来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拼音,练习拼读。


鲁巷实验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杨亚兰老师执教的是《大小多少》一课。杨老师这节课牢牢抓住了“兴趣”这条主线,她整合教育云中人教数字教材来创设情境,学生在充满“趣”的课堂中学得快乐,学得高效。


课堂展示后,两位老师进行了精彩的说课。
交流共享

在交流共享环节,鲁巷实验小学兴趣研究中心负责人张清老师对杨亚兰老师的课进行了精炼、细致的点评。张老师用“三个有”——有趣、有序、有味来点评杨亚兰老师的课。张老师说:杨老师这节课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顺应学生心理,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识字的情景,以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并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遵循了语言的学习规律;同时,杨老师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这条主线,课堂上有动情诵读的“读”味,品词品句的“品”味,书写汉字的“写”味。


接着,各校语文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03
专家点评

洪山区教研室李莉老师给予本次活动高度评价。李老师说:这是非常扎实的一上午,这两节不同课型的课创造了不同的精彩,第一节谭老师的课就像一幅清新自然的水墨画,整节课犹如涓涓细流流入学生的心田。第二节杨老师的课就像活泼可爱的卡通画,带领孩子们在兴趣中遨游。同时,鲁巷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精彩表现也给李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end
通过课堂实践研讨,洪山区语文学科的老师们将继续努力将每节课上得更好,期待有更多优秀的语文
老师,以崭新的教学形式带来更多精彩,让每一个孩子热爱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