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前,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危险之一,是家庭教育学校化、模式化、形式化。家庭正在变为学校的第二课堂,父母正在“沦”为助教,真正的家庭教育价值被遮蔽了,家庭教育应有功能也被曲解和误用。为解除家庭教育的危险,我们需要新家庭教育观。
文| 孙云晓(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 尊重儿童权利 一切与儿童有关的事情,都需要适当听取儿童的意见,并且根据儿童的成熟程度,吸收其合理的意见。这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重要原则,要尊重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在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里,也充分体现了以上原则。
但是,据全国妇联2015年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认真学习过儿童保护法律的父母不足一成。在现实生活中,不尊重儿童甚至伤害儿童的现象比比皆是。这说明,我们的家庭教育需要一个很重大的改变,即尊重儿童的基本权利,这是新家庭教育观的重要基石。向孩子学习 5岁的女儿问他妈妈,女的能当总统吗?妈妈很高兴,觉得女儿直有志气,并且列举了哪个国家的总统是女的,哪个国家的总理是女的。女儿说,那我长大了要当国家主席。妈妈说,好啊,那我就是“皇太后”。女儿很认真地说,妈妈不是这样的,我是国家主席,你还是老百姓。妈妈立刻脸红了。
一位母亲曾经是文革期间的红卫兵,当年一行6人经过雁门关的一个山谷时,又饿又累,在铺满鹅卵石的山谷里艰难行走,脚上又磨出了血泡。他们抱着“困难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信念,下定决心,一定要走过去。后来,这位妈妈给儿子讲了她的这个故事,并把自己写的回忆文章给儿子看,希望儿子能积极一点。但她没想到,儿子看了以后,很平静地说:“老妈,你们就没有一个人提出来换条道吗?你们跟这些石头叫什么劲呢?”
当今是一个选择的时代,处处充满了选择,不选择就不能生存。在这样一个时代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适应能力和眼光往往高于成年人。
当今也是一个两代人共同学习成长的时代。现在,我的微博“粉丝”较多,但其实女儿才是我使用网络开博客的老师。女儿早在2005年就鼓励我开博客,而那个时候我还不知博客为何物,甚至连用电脑打字都不会。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家庭教育观,即尊重孩子,向孩子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变消极为积极 我们应该从消极的家庭教育转向积极的家庭教育。何为消极的家庭教育?何为积极的家庭教育?
例如,孩子数学没有考好,父母会怎么解释?中国的父母可能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简单否定。如“你真笨”“我们怎么会生出你这么笨的孩子”。第二种解释比较温柔,但更可怕。有的父母会说,别难过,你爸爸妈妈都没有数学细胞,你也没有,咱们家人都没有,咱们家人学不好数学是正常的。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分析,积极的解释可能导致自信和乐观,消极的解释可能导致悲观和绝望。这两种解释都会使孩子失去希望和信心,属于消极的解释,即把孩子挫折和失败的原因解释为永久的、普遍的、人格化的因素,使挫折和失败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而积极的解释则把它颠倒过来,把失败和挫折解释为暂时的、偶然的、非人格化的因素,使孩子认为挫折和失败是可以克服和改变的。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变消极的家庭教育为积极的家庭教育。
延伸阅读
文 | 林清玄
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而是被唤醒了内心的种子
我小时候读书差,考试都考红字,就是考不到60分。有一年考试,我好不容易超过60分,很高兴地拿回家给爸爸看。我爸爸正吃饭,他放下碗哈哈大笑。哥哥姐姐很奇怪,考这么烂还笑。
爸爸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找一个接班人,现在终于找到了。”我一听,坏了!爸爸是农夫,向上三代都是农夫,我不要做农夫,所以后来就用功努力读书。
我发现大陆家长很在意成绩,都想让孩子考第一名。其实,现在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尖子生,他们在班级的排名是第7名到第17名。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人际关系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压力小,生活更轻松,创意最好。
好孩子不是得第一名
如果你的孩子是第一名,就让他别那么努力,轻松拿到第7名到17名就可以了;如果你的孩子是后几名,那就让他努力进到前17名里面吧。为什么提到第17名呢?那是我自己成功的秘密——小时候我们那班只有17个人。
孩子需要大人的保证
我上高中时,有位老师邀我去家里吃晚餐,吃的是饺子,我很开心。等到饺子端到桌上,我眼泪都掉下来了。老师说的话更让我感动,他说:“我教书50年,我用我的生命和你保证,你将来一定会成功。”
哇!我更感动了,眼泪掉在饺子上。从来没人了解我,用生命向我保证。过了两个星期,我的希望破灭了,因为全班每个同学都去过他家里吃饺子。他对每个同学都用生命保证过。
考大学的成绩也不代表什么
考大学了,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也没考上,第三年终于考上了。大学录取分数是361,我考361.5,回到家我用红纸写上“恭祝林清玄金榜题名”贴在大门上。
上了大学,我琢磨起谁是考361分的幸运儿。一番调查后,我发现是张毅。后来他成为“琉璃工房”公司的老板,世界五百强企业。
所以说,可能小孩成绩不是很杰出,不是那么好,但是不要放弃,因为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就像种植物一样,山坡地种竹笋、香蕉,沙地种西瓜和哈密瓜,烂泥巴里种芋头,不同植物适合不同土地,不是只有一个样子的。
这个世界的悲哀就是把所有不一样的小孩集合在一个校园里,希望教育成一样的样子,这是个大问题。
好孩子就是被唤醒了内心的种子
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教育孩子,就是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好孩子是已唤醒内心种子的孩子,他们认识到了自我;坏孩子还没有唤醒种子,没认识到自我,还浑浑噩噩地活着。
我算是唤醒了内心种子的人,从小学三年级就立志做作家,小学开始每天写500字,中学写1000字,高中写2000字,大学写3000字,我一直坚持下来,现在已经出了131本书。
孩子生命中应该掌握的能力
生命中有很多重要的东西,除了学习,孩子更应该掌握这几方面的能力:
面对挫折的能力:除了读书,劳动也能锻炼这个能力。
爱的能力:我学生做过个实验,回家抱自己爱的人,100斤都抱得起来还转一圈,抱100斤石头肯定不行。用饱满的爱面对亲人、朋友,才能更好面对人生。
认识生命多元价值的能力:台湾有个学生,父亲是种凤梨的农民,因为要鉴定凤梨的甜分,每个凤梨敲3下,几年下来,父亲敲凤梨的手指肿得很粗大。学生很心疼父亲,就发明了一个可以敲三下鉴定凤梨甜度的机器,后来得了英国发明奖的金奖。孩子不一定要成绩好,要看他对生命的理解。
拓展视野的能力:现在很多孩子去国外念书,家长说是为了培养孩子世界观。这是好想法。认识到世界的广大,才能认识到自己的渺小,才能弱化自己的痛苦,才能包容世界。
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能力:孩子学习了解自己,之后还要学会表达,特别是内向封闭的孩子。有个男孩喜欢一个女生,想约她,结果靠近女生就紧张,脸通红地吓跑了。
我经常教大家一个“林清玄五字大明咒”:“大家都是人”。不敢追女生的男孩可以默念“我们都是人”,看见位高权重的人不敢说话也念“我们都是人”。这样克服内心紧张,我们才不惧于表达自己。
我大儿子上大学的时候,我送了他一个锦囊,里面四句话:大其愿,坚其志,虚其心,柔其气。一个成功的人只要有大的愿望理想、坚强的意志、谦逊的态度和温柔的气质就行了。
转自校长会